中文

English

尊龙凯时推出小檗碱仿生脂质载体,攻克脑靶向核酸递送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16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近期,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的李翀教授团队与澳门科技大学的姜志宏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47)上发表了题为“Berberine-inspired ionizable lipid for self-structure stabilization and brain targeting delivery of 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小檗碱激发的离子化脂质用于核酸治疗的自我结构稳定化及脑靶向递送)”的研究。这项研究基于天然小檗碱的分子特性,创新性地设计出多功能脂质纳米载体,成功突破了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难题,为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尊龙凯时推出小檗碱仿生脂质载体,攻克脑靶向核酸递送难题

在此研究中,欣博盛生物(NeoBio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的高品质ELISA试剂盒被作为重要工具,帮助科研人员检测小鼠血浆中的相关炎症因子,以探讨LNP@siBACE1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协同影响。

具体用到的产品包括:

  • EMC001:QuantiCyto® Mouse IL-1β ELISA Kit(小鼠白细胞介素-1β),灵敏度78 pg/ml,检测范围156-1000 pg/ml。
  • EMC004:QuantiCyto® Mouse IL-6 ELISA Kit(小鼠白细胞介素-6),灵敏度78 pg/ml,检测范围156-1000 pg/ml。
  • EMC101:QuantiCyto® Mouse IFN-γ ELISA Kit(小鼠γ干扰素),灵敏度39 pg/ml,检测范围78-500 pg/ml。
  • EMC102:QuantiCyto® Mouse TNF-α ELISA Kit(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灵敏度156 pg/ml,检测范围3125-2000 pg/ml。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重点在于血脑屏障(BBB),这被称为保护大脑的“天然防线”,但也使得98%的药物难以有效进入脑组织。同时,核酸药物的降解性和稳定性差进一步限制了基因疗法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脂质纳米粒(LNP)依赖静电作用来携带药物,这导致了靶向性差、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李翀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受小檗碱生物碱结构激发的离子化脂质,从分子到动物实验层面验证了第二代生物碱基LNP的关键优势。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天然小檗碱,构建“三位一体”的递送系统,稳定自结构的同时,增强靶向穿透能力。载体通过氢键与核酸药物高效结合,使载药能力提升超过两倍,并亲和多巴胺D3受体,显著提高了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效率,尤其在脑-肝分布比达20%时,展示了该技术的出色表现。

在疗效验证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团队使用AD小鼠模型来评估BE-ST递送系统(BE+Scutellarin)对BACE1靶向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经过处理后小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改善,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增加了195倍,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也显著上升。同时,BE-ST@siBACE1处理降低了海马和皮层中BACE1水平,并减少了淀粉样斑块的数量与大小,显著降低了过度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水平。

这项研究同样评估了BE-ST递送系统在脑胶质瘤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其他病理模型中的应用。在GL261-Luc脑肿瘤小鼠模型中,BE-ST处理显著降低了脑肿瘤的平均荧光强度,验证了靶向能力的提升。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模型中,AMB负载的LNPs显示出BE-ST@AMB显著增强了AMB的递送效果和治疗效果,提升了小鼠生存率。

综上所述,该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创新开发了基于四氢异喹-啉双稠环骨架的可电离脂质,具备抗氧化与抗炎特性,显著提高了核酸的递送效率。这一新型脂质纳米粒不仅有效缓解了RNA制剂的免疫原性,还凭借小分子配体特性打破了血脑屏障,为siRNA/mRNA等中枢神经递送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项目由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主导,边煦霏和郭倩共同作为第一作者,李翀教授及姜志宏教授为通讯作者,并得到了多项资金支持。

文献引用:Bian X, Guo Q, Yau LF, et al. Berberine-inspired ionizable lipid for self-structure stabilization and brain targeting delivery of 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1): 2368.